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竟夕柴门掩,无心接缙绅。 山中多乐事,世上少全人。 诸吕几亡汉,商翁不仕秦。 柴桑深僻处,亦有晋遗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竟夕:整夜。
  • 柴门:用树枝编扎为门,形容简陋的门户。
  • 缙绅: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 诸吕:指西汉初年吕后的家族,后被汉文帝铲除。
  • 商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
  • 柴桑: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陶渊明的故乡。
  • 晋遗民:指东晋灭亡后,仍忠于晋朝的人。

翻译

整夜关闭着简陋的柴门,无心与官场人士交往。 山中自有许多乐趣,而世上却少有完美无缺的人。 吕氏家族几乎导致了汉朝的灭亡,商山四皓拒绝在秦朝做官。 柴桑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僻静之地,那里也有忠于晋朝的遗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通过对比山中的乐趣与世上的不完美,以及历史上的人物选择,强调了诗人对于远离纷扰、保持独立人格的追求。柴桑和晋遗民的提及,更是寄托了诗人对于忠于理想、不随波逐流的隐士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