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洋为风浪所飘见倭国界山船间虽有所赋成于一时苟简殊未工也阻风之暇复次所怀再书船之左
极海风波不易模,孤臣去国逮天隅。
东临倭子将非类,西脱秦山即异区。
鵩鸟昔来凶已告,界山今遇死无殊。
男儿许国诚何恨,只恐君王念未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黑水洋:指中国东海的一部分,因水色深黑而得名。
- 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 苟简:草率简略。
- 阻风:因风受阻。
- 孤臣:孤独无助的臣子,此处指作者自己。
-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
- 天隅:天边,极远的地方。
- 倭子:对日本人的蔑称。
- 非类:不同类的人,指外国人。
- 秦山:指中国大陆。
- 异区:异国他乡。
- 鵩鸟:传说中的不祥之鸟。
- 凶已告:凶兆已经显现。
- 界山:指国界或分界线。
- 死无殊:死亡没有差别,指无论在哪里死亡都是一样的。
- 许国:为国家献身。
- 念未苏:思念未曾消减。
翻译
在深黑的海水中,风浪难以描绘,我这孤独的臣子离开了祖国,到达了天的尽头。 东边临近日本,那里的人与我们不同类;西边若能脱离中国大陆,也将是异国他乡。 鵩鸟的到来预示着凶兆,而在这界山遇到的风浪,让我感到死亡无处不在。 男儿为国家献身,本无遗憾,只怕君王对我的思念未曾消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黑水洋遭遇风浪,漂泊至日本附近时的孤独与忧虑。诗中,“孤臣去国”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无助,“东临倭子”与“西脱秦山”则突显了身处异国的困境。后两句通过对鵩鸟和界山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祥预感和对死亡的无奈接受。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为国家献身的决心,同时担心君王对他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