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楚门闻福州六月之变就简倪仲凯郎中不候而去

误闻消息心如灼,归兴那能候我来。 不是尚书船到晚,却缘员外别初回。 闽州烽火人犹记,回纥刀牌孰总裁。 最恨当时谋未审,至今遗祸使人哀。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楚门:指在楚门停留。
  • 就简倪仲凯郎中:就,就近;简,简便,这里指通过书信;倪仲凯,人名,郎中是其官职。
  • 不候而去:不等候就离开了。
  • 误闻消息:错误地听到了消息。
  • 心如灼:心中焦急如火烧。
  • 归兴:归家的念头。
  • 尚书船:尚书,古代官职,这里指尚书的船只。
  • 员外:古代官职,这里指员外郎。
  • 闽州烽火:指福建地区的战乱。
  • 回纥刀牌:回纥,古代民族,这里指回纥的武器和标志。
  • 总裁:总管,这里指谁来负责。
  • 谋未审:计划不周详。

翻译

在楚门停留时,我错误地听到了关于福州六月变乱的消息,心中焦急如火烧,归家的念头让我无法等候你的到来。如果不是尚书的船只到得晚,那是因为员外刚刚离开。福建地区的战乱人们仍然记忆犹新,回纥的武器和标志由谁来负责呢?最让我遗憾的是当时的计划不周详,至今留下了祸患,让人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楚门停留时,因误闻福州变乱的消息而心生焦急,急于归家的心情。诗中通过“心如灼”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焦虑,而“归兴那能候我来”则突显了作者归家的迫切。后两句通过对福建战乱和回纥武器的提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最后以“谋未审”和“遗祸使人哀”作结,表达了对过去决策失误的遗憾和对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家国的深切忧虑。

李士瞻

元南阳新野人,徙汉阳,字彦闻。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辟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累拜枢密副使。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有《经济文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