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元殿赐牡丹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重:指皇宫。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万年枝:常绿的树木,比喻长久不衰。
  •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山人:隐士,指作者自己。
  • 焚香:点燃香料,常用于祭祀或表示敬意。
  • 皋国色:指牡丹,因其美丽被誉为国色。
  • 雨露沾濡:比喻恩泽滋润。
  • 帝力:皇帝的恩泽。

翻译

皇宫中的羯鼓声震天动地,万年枝上春意盎然。 天命嫦娥散下牡丹,一枝先到了我这山人的家。 我焚香再拜,赞美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感受到雨露般的帝恩。 我愿人间的春天永不老去,能长久地欣赏这牡丹的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宫中春意盎然的景象,并通过牡丹这一象征富贵与美丽的花卉,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诗中“九重羯鼓声动地”和“万年枝上回春意”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姮娥散一枝”则赋予了牡丹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意。最后,作者通过“我愿人间春不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