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

人皆与世同,我独与世异。 同则誉日生,异则毁日至。 西山采薇翁,千古秉高志。 斯人不可从,催科困王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戴帅初: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陈太傅:人名,可能是一位高官。
  • 东坡:苏轼,宋代文学家。
  • 无官一身轻:没有官职,感到轻松自在。
  • 有子万事足:有了儿子,觉得万事都满足了。
  • 寿:祝寿。
  • 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以苏轼的这两句话作为押韵的依据。
  • 依韵:按照前文的韵脚来写。
  • :寄托。
  • 世态:社会风气。
  • 下劣:卑劣,低下。
  • 不遇:不得志,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
  • 西山采薇翁:指伯夷、叔齐,古代隐士,因不满周朝统治,隐居西山采薇而食。
  • 秉高志:持有高尚的志向。
  • 催科:催促征收税赋。
  • 王事:国家的事务。

翻译

人们通常与社会风气保持一致,唯独我与社会格格不入。 如果与社会一致,赞誉就会日益增多;如果与众不同,诋毁就会接踵而至。 西山采薇的老人,千古以来都持有高尚的志向。 这样的人难以追随,我却被催促征收税赋所困扰,困于国家的事务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个人不得志的感慨。诗中,“人皆与世同,我独与世异”一句,鲜明地揭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体现了作者的独立个性和高洁志向。通过对比“同则誉日生,异则毁日至”,作者进一步强调了与众不同的代价。诗的最后,以“西山采薇翁”为喻,表达了对高尚志向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岑安卿

岑安卿

元馀姚人,字静能。号栲栳山人。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沦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