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学无忧篇

日用总玄玄,时人识未全。 当推心上好,放下口头禅。 法法非空法,传传是妄传。 不曾修福始,焉能有祸先。 不益便无损,不变岂能迁? 不垢亦不净,无缺亦无圆。 莫着嗔和喜,何愁迍与邅。 不作善因果,那得恶因缘? 不闻兴废事,名利不相牵。 精粗无爱恶,妍丑不憎怜。 不偿欢喜债,都无恩怨缠。 打开人我网,跳出是非圈。 清虚不好古,恬澹倦希贤。 休思今世后,放下未生前。 从他佛是佛,任伊仙是仙。 既无尘俗累,何忧业火煎。 有无俱不立,虚实任相连。 都缘无取舍,自然无过愆。 来去浑忘却,死生何预焉? 居止无余欠,随处任方圆。 饥来一碗饭,渴则半瓯泉。 兴至自逍遣,困来且打眠。 达者明此义,休寻天外天。 见前赤洒洒,末后亮娟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玄:深奥难解的道理。
  • 口头禅:指经常挂在嘴边的空洞无意义的宗教术语。
  • 迍与邅:迍(zhūn)指困顿,邅(zhān)指行走困难,比喻困境。
  • 嗔和喜:嗔(chēn)指愤怒,喜指高兴。
  • 因果:佛教术语,指因和果的关系。
  • 尘俗:尘世的俗事。
  • 业火:佛教用语,指因业力引起的苦难。
  • :过失,罪过。
  • 赤洒洒:形容事物清晰明了,无遮无掩。
  • 亮娟娟:形容事物明亮美好。

翻译

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总是深奥难解,普通人难以完全理解。应当推崇内心的真实,放下那些空洞的宗教术语。每一种法则都不是空洞的法则,每一次传承都可能是错误的传承。如果不曾开始修福,怎么可能先有祸患呢?如果没有增加,就不会有损失;如果没有变化,怎么可能迁移?不脏也不净,没有缺失也没有圆满。不要执着于愤怒或喜悦,何必担心困境或艰难?不做善事就没有恶果,那得恶因缘?不听兴衰之事,名利就不会牵扯。无论是精细还是粗糙,没有爱也没有恶;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没有憎恨也没有怜悯。不偿还欢喜的债务,就没有恩怨纠缠。打开人与人之间的网,跳出是非的圈子。清静虚无不喜欢古旧,恬淡疲惫对贤人无求。不要思考今世或来世,放下出生前的一切。任由佛是佛,仙是仙。既然没有尘世的俗事牵累,何必担心业火的煎熬?有无都不执着,虚实任其相连。都是因为没有取舍,自然没有过失。来去都忘记了,生死又有什么关系?居住没有多余或不足,随处都能适应。饿了就吃一碗饭,渴了就喝半瓯泉水。兴致来了就自在消遣,困了就打个盹。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会去寻找天外的天。眼前的事物清晰明了,最后的事物明亮美好。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诗中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放下执着、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诗人倡导一种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如饮食、睡眠等,诗人展示了如何实践这种哲学,使得抽象的道家理念变得具体而生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