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示众无分彼此
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辐辏,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坚固,始可立丹炉。
炼还丹,全太极,采玄珠。的端消息,采将坎有补离无。若也不贪不爱,直下离声离色,神气总归虚。了达一切相,赤子出神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释儒:指道家、释家(佛教)、儒家,中国古代三大哲学思想体系。
- 参禅: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冥想达到精神上的觉悟。
- 穷理: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
- 抱本返元初:回归本源,回到最初的状态。
- 一中造化:指宇宙间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
- 三元辐辏:三元指天、地、人,辐辏形容三者紧密结合。
- 宿疾:长期积累的疾病。
- 屋舍:比喻身体或心智。
- 立丹炉:炼丹的象征,这里指修炼内丹。
- 炼还丹:修炼内丹,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 全太极: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代表宇宙最初的状态,全太极指达到这种状态。
- 采玄珠:玄珠比喻深奥的道理或精华。
- 的端消息:确切的消息或道理。
- 坎有补离无:坎和离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这里指通过修炼补充不足,去除多余。
- 离声离色:超越声音和色彩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 神气总归虚:精神和气息最终归于虚无,即达到超脱的境界。
- 了达一切相:理解并超越所有现象。
- 赤子:比喻纯洁无暇的心灵。
- 出神庐:从精神的居所中走出,达到精神的觉醒。
翻译
李道纯在诗中表达了对道家、释家、儒家三教的理解,认为虽然名称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他强调通过参禅和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可以回归本源,达到最初的状态。理解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后,可以使天、地、人三者紧密结合,消除长期积累的疾病。当身体或心智坚固时,就可以开始修炼内丹。修炼内丹,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采集深奥的道理或精华,确切地理解消息或道理,通过修炼补充不足,去除多余。如果能够不贪不爱,超越声音和色彩的束缚,精神和气息最终归于虚无,达到超脱的境界。理解并超越所有现象,纯洁无暇的心灵从精神的居所中走出,达到精神的觉醒。
赏析
这首作品体现了李道纯对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他通过参禅和穷理,强调回归本源和修炼内丹的重要性,以达到身心合一、超越物质束缚的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屋舍”、“丹炉”、“玄珠”等,形象地描绘了修炼的过程和目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和觉醒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