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宪司聘考试贡士过井陉关二首

井陉如隧道,平地立巑岏。 斗壁千寻峻,羊肠百折盘。 泥深崖石滑,雨急野河湍。 犹有淮阴迹,荒祠古树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井陉(jǐng xíng):地名,位于今河北省西部,是古代的军事要塞。
  • 隧道:指井陉关的地形像隧道一样。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耸、尖锐。
  • 斗壁:形容山壁陡峭,像斗一样直立。
  • 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形容山壁极高。
  • :陡峭。
  • 羊肠:形容道路弯曲狭窄,像羊肠一样。
  • 百折:形容道路曲折多变。
  • :盘旋。
  • 泥深:泥泞深重。
  • 崖石:山崖上的石头。
  • :滑溜,难以行走。
  • 雨急:雨势急促。
  • 野河:指野外的小河。
  • :急流。
  • 淮阴迹:指淮阴侯韩信的遗迹。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古树:古老的树木。
  • :寒冷,形容荒凉。

翻译

井陉关像一条隧道,平地上突兀地立着尖锐的山峰。斗壁般的山壁陡峭直立,高达千寻,羊肠小道百折千回,盘旋而上。泥泞深重,崖石滑溜,雨势急促,野外的小河急流汹涌。这里还留有淮阴侯韩信的遗迹,荒废的祠堂和古老的树木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荒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井陉关的险峻地势和艰难的行路环境,通过“隧道”、“巑岏”、“斗壁”、“羊肠”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同时,通过“泥深”、“崖石滑”、“雨急”、“野河湍”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行路的艰难感。最后提及淮阴侯韩信的遗迹,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荒凉景象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