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皋亭

晴皋一片雪,缥缈落秋云。 缟袂风前舞,瑶笙月下闻。 听琴多岁月,冲锡出尘氛。 寄与乘轩者,芝田好共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皋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测位于高处,风景优美。
  • 晴皋:晴朗的高地。
  • 缥缈:形容隐约、模糊,难以捉摸的样子。
  • 缟袂:白色的衣袖,这里比喻白色的云雾。
  • 瑶笙: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美妙的声音。
  • 冲锡:指高僧或道士,锡杖是他们的标志。
  • 乘轩者:指乘坐华丽车辆的人,比喻有权势的人。
  • 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比喻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翻译

在晴朗的高地上,一片雪白,仿佛缥缈的秋云飘落。 白色的云雾在风中舞动,美妙的笙声在月光下传来。 听琴已久,岁月悠长,高僧或道士挥动锡杖,超脱尘世。 寄语那些乘坐华丽车辆的人,仙境般的美好地方,我们应共同分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景象,通过“晴皋”、“缥缈”、“缟袂”、“瑶笙”等词语,构建了一个既高远又神秘的空间。诗中“听琴多岁月,冲锡出尘氛”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寄与乘轩者,芝田好共分”则带有劝诫的意味,暗示权势者也应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共享美好。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