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草堂

放棹花溪去,重来访草堂。 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 野堑棨高下,山墙竹短长。 槁梧含古色,瘦菊减清香。 鼙鼓檛三叠,旌旗列两行。 花娘纷舞袖,座客竞飞觞。 酱蘸生葱白,齑浇熟韭黄。 洪炉催捲饼,匕首割烧羊。 大笑诸公醉,高谈小子狂。 城关犹未掩,冠盖已飞扬。 鸟语青松里,人行锦树傍。 杜陵轻出峡,千古隔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放棹(fàng zhào):划船。
  • 菰蒲(gū pú):两种水生植物,菰和蒲。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qiàn):壕沟。
  • 槁梧(gǎo wú):枯萎的梧桐树。
  • 鼙鼓(pí gǔ):古代军中用的小鼓。
  • (zhuā):敲打。
  • 花娘:指舞女。
  • 飞觞(fēi shāng):举杯饮酒。
  • (jī):切碎的腌菜或酱菜。
  • 韭黄:嫩黄色的韭菜。
  • 洪炉:大火炉。
  • 匕首(bǐ shǒu):短剑。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潇湘:湘江的别称,也泛指湖南地区。

翻译

划船去花溪,再次来访草堂。 菰蒲依附在静谧的水边,杨柳环绕着曲折的池塘。 野外的壕沟高低错落,山墙边的竹子长短不一。 枯萎的梧桐树带着古老的色彩,瘦弱的菊花失去了清香。 小鼓敲打三下,旌旗排列成两行。 舞女们纷纷挥动衣袖,座上的客人竞相举杯饮酒。 用酱蘸着生葱白,用切碎的腌菜浇在熟韭黄上。 大火炉催促着卷饼,短剑切割着烤羊。 大家大笑醉倒,高谈阔论中显露出少年的狂放。 城门还未关闭,官员们的车马已经飞驰而去。 鸟儿在青松间鸣叫,人们在锦绣般的树旁行走。 杜陵轻易地离开了三峡,千古之后与潇湘相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访草堂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宴会场景的生动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等句,以静谧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衬托出草堂的宁静与古朴。而“花娘纷舞袖,座客竞飞觞”等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欢乐气氛。结尾的“杜陵轻出峡,千古隔潇湘”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