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五首

· 乃贤
秋高沙碛地椒稀,貂帽狐裘晚出围。 射得白狼悬马上,吹笳夜半月中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碛(qì):沙漠。
  • 地椒:一种植物,这里指草原上的植物。
  • 白狼:白色的狼,象征着猎物的珍贵。

翻译

秋天的沙漠,草原上的植物稀疏,人们戴着貂皮帽,穿着狐皮大衣,晚些时候才出外打猎。他们射中了珍贵的白狼,将其悬挂在马背上,夜晚半空中吹响笳声,在月光的照耀下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塞外的狩猎场景,通过“秋高沙碛地椒稀”一句,即展现了塞外特有的荒凉与辽阔。诗中“貂帽狐裘晚出围”进一步以服饰细节,勾勒出猎人的形象。后两句“射得白狼悬马上,吹笳夜半月中归”则生动地描绘了狩猎的成果和夜晚归来的情景,白狼的猎获象征着猎人的勇武与技艺,而笳声与月光的交织,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神秘。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塞外狩猎的豪迈与诗意。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