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歌

· 乃贤
落日惨淡黄云低,悬崖古树攒幽溪。 三峰山头独长啸,立马四顾风凄凄。 溪边老翁行伛偻,劝我停骖为君语。 山前今日耕种场,谁识当年战争苦。 金原昔在贞祐间,边尘四起民彫残。 燕京既失汴京破,区区恃此为河山。 大元太子神且武,万里长驱若风雨。 鏖兵大雪三将死,流血成河骨成堵。 朱鸾应瑞黄河清,圣人启运乾坤宁。 当时流离别乡井,归来白发歌承平。 旷野天寒霜簌簌,夜静愁闻山鬼哭。 至今垄上牧羊儿,犹向草根寻断镞。 论功卫霍名先收,黄金铸印身封侯。 英雄半死锋镝下,何人酹酒浇荒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án):聚集。
  • 伛偻 (yǔ lǚ):驼背,形容老人弯腰的样子。
  • (cān):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这里指马车。
  • 彫残 (diāo cán):凋零,衰败。
  • 鏖兵 (áo bīng):激烈的战斗。
  • (zú):箭头。
  • 锋镝 (fēng dí):刀剑和箭头,泛指兵器。
  • 酹酒 (lèi jiǔ):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翻译

落日昏暗,黄云低垂,悬崖边的古树聚集在幽深的溪流旁。站在三峰山顶独自长啸,立刻环顾四周,风声凄凄。溪边的老人弯腰行走,劝我停下马车,为你讲述往事。如今山前的土地成了耕种的场所,但谁还记得当年的战争之苦。金朝在贞祐年间,边境战乱四起,百姓凋零。燕京失守,汴京被破,仅靠这些山河来支撑。大元太子英勇善战,万里奔袭如风雨般迅猛。在大雪中激战,三位将领战死,血流成河,尸骨堆积如山。黄河清澈预示着吉祥,圣人开启盛世,天地安宁。当时人们流离失所,离开故乡,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歌唱着和平。荒野上天空寒冷,霜花簌簌落下,夜晚静谧时,忧愁中听到山鬼的哭泣。至今在坟墓上放牧的孩子们,仍在草丛中寻找断裂的箭头。论功行赏,卫霍之名首先被提及,黄金铸成的印章,封为侯爵。英雄多半死于战乱,何人会用酒浇洒在这荒凉的坟丘上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通过对比昔日的战争与今日的和平,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中,“三峰山头独长啸”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忧国之情,也象征着历史的回响。通过对战争遗迹的描写,如“流血成河骨成堵”和“犹向草根寻断镞”,诗人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最后,诗人通过对英雄的缅怀,提出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