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应中立所藏陈元昭山水

· 乃贤
远骑出郊坰,裴徊立清晓。 风雨江上来,云山望中小。 松瀑泻岩阿,僧钟度林杪。 兹焉倘可栖,长歌拾瑶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坰(jiāo jiōng):郊外。
  • 裴徊(péi huái):徘徊。
  • 松瀑:松树间的瀑布。
  • 岩阿(yán ē):山岩的曲隅。
  • 林杪(lín miǎo):树梢。
  • 兹焉:这里。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翻译

清晨,我骑马出了郊外,徘徊在清新的晨光中。风雨从江上吹来,云山在望中显得更小。松树间的瀑布从山岩曲隅泻下,僧人的钟声穿过林梢传来。这里若是可以栖息,我将长歌一曲,拾起传说中的仙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晨郊外的山水画卷,通过风雨、云山、松瀑、僧钟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自然世界。诗中“风雨江上来,云山望中小”一句,既表现了风雨的气势,又衬托出云山的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末句“兹焉倘可栖,长歌拾瑶草”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这幽静之地找到心灵的归宿,拾起传说中的仙草,寓意着追求超脱尘世的理想。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