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明府赴紫溪

· 罗隐
金徽玉轸肯躇蹰,偶滞良途半月馀。 楼上酒阑梅拆后,马前山好雪晴初。 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县谱莫辞留旧本,异时量度更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徽玉轸:指华美的琴。金徽指琴上的金色装饰,玉轸指用玉制成的琴柱。
  • 躇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偶滞:偶然停留。
  • 良途:美好的旅途。
  • 酒阑:酒宴结束。
  • 梅拆:梅花开放。
  • 栾公社:指祭祀栾布的庙宇。栾布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
  • 潘令:指潘岳,西晋文学家,曾任县令。
  • 版舆:古代的一种车辆,此处指官职。
  • 县谱:县志,记载县的历史和地理的书籍。
  • 量度:衡量,评估。

翻译

华美的琴为何犹豫不决,偶然在美好的旅途中停留了半月有余。楼上的酒宴结束,梅花开放之后,马前的山景在雪后初晴时显得格外美好。栾公的庙宇中怜爱着故乡的树木,潘岳的花繁盛地祝贺着官职的提升。请不要嫌弃留下这本县志,将来再衡量评估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华美的琴、酒宴后的梅花、雪后初晴的山景等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美好与留恋。诗中提及栾公社和潘令花,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最后,诗人留下县志,寄望于未来对这段经历的再次评估,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留恋之情。

罗隐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