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

四百馀峰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台。 百灵若为移中土,嵩华都为一小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四百馀峰:指罗浮山山峰众多,约有四百多座。
  • 海上排:形容山峰像是从海中排列而出。
  • 根连蓬岛:指罗浮山与蓬莱仙岛相连,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岛。
  • 荫天台:荫,遮蔽;天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形容罗浮山高耸,遮蔽了天空。
  • 百灵:指各种神灵。
  • 若为:如果。
  • 移中土:将罗浮山移到中原地区。
  • 嵩华:嵩山和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两座。
  • 都为一小堆:都显得微不足道。

翻译

罗浮山有四百多座山峰,如同从海中排列而出,其根基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相连,高耸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如果众神灵能将这座山移到中原地区,那么嵩山和华山与之相比,都会显得微不足道,仿佛只是一小堆土丘。

赏析

这首作品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罗浮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中通过将罗浮山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相连,以及将其与中原的名山嵩山和华山相比较,突出了罗浮山的高大与非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对罗浮山的无限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与神秘。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