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
清闲处,谁知道。方外客,人间少。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物表:物体的表面。
- 群分:众多地分布。
- 红日□:此处缺字,意指红日。
- 青山小:远处的青山显得很小。
- 绿阴:绿树的阴影。
- 竹影:竹子投下的影子。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门,指简陋的门。
- 终焉了:最终安顿下来。
- 方外客:指超脱世俗的人。
- 襟风杯月:形容心胸开阔,享受自然美景。
- 大志含容天地考:胸怀大志,能包容天地。
- 真情卓立希夷杳:真诚的心意坚定不移,追求高远而难以捉摸。
- 谩:随意,漫不经心。
- 林泉:指山林泉水,喻指隐居之地。
- 烟霞老:指隐居山林,与烟霞为伴,直至老去。
翻译
雨后东郊,溪水浅浅,山中的清晨春意盎然。最令人喜爱的是,桃花随着流水漂去,天空中悠闲的云朵和鸟儿。物体表面映照着红日的光芒,远处的青山在天涯显得渺小。在绿树的阴影下,竹影婆娑,我关上了简陋的柴门,最终找到了安顿之所。
清闲之处,有谁知晓。超脱世俗的客人,在人间少见。我愿意胸怀开阔,享受自然美景,醉卧在芳草之中。胸怀大志,能包容天地,真诚的心意坚定不移,追求高远而难以捉摸。随意地将这些消息寄往隐居的山林,与烟霞为伴,直至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雨后东郊的宁静春景,通过“桃花流水”、“闲云幽鸟”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襟风杯月,醉眠芳草”展现了作者心胸的开阔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结尾的“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山林中隐居终老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隐逸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