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红
杖藜徐步。过小桥,逍遥游南浦。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晚凉趁,竹风清香度。这闲里光阴向谁诉。尘寰百岁能几许。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把万事纷纷总不顾。从他人笑真愚鲁。伴清风皓月,幽隐蓬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木拐杖。
-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 翠红疏:指花木凋零,色彩不再鲜艳。
- 雨霁(yǔ jì):雨过天晴。
- 绵蛮: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续。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
- 掩映:遮掩映衬。
- 斜阳暮:傍晚时分的斜阳。
- 浮沤(fú ōu):水泡,比喻世事无常。
- 迷者:迷失方向的人。
- 田园:指乡村的田地和家园。
- 东篱畔:东边的篱笆旁。
- 坦荡:心胸开阔,无忧无虑。
- 笑傲:自在地笑着,表现出不羁的态度。
- 琴书:指音乐和书籍,常用来象征文化生活。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指简朴的住所。
- 残躯:指自己的身体,含有自谦之意。
- 物态:世间万物的状态。
- 翻腾:剧烈变动。
- 争如:不如。
- 懒散:懒惰散漫。
- 生涯:生活。
- 贫与素:贫穷而朴素。
- 幽隐:隐居。
-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拄着藜木拐杖缓缓漫步,跨过小桥,自在地在南边的湖畔游玩。美好的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花木已不再鲜艳。东郊雨后天晴,哪里传来黄鹂细小而连续的鸣叫声?只见云雾缭绕的山峦掩映着,烟雾缭绕的溪流外,斜阳正渐渐西沉。晚风带来凉意,竹林中传来清香。在这闲暇时光里,我向谁诉说心事?人生百年能有几多时光。就像水中的浮泡,出没无常,迷失的人难以觉悟。
回去吧,恐怕田园已荒芜。在东边的篱笆旁,心胸开阔地笑着,自在地享受音乐和书籍。在青松的影子里,茅草屋檐下,保养着这残破的身体。任由世间万物剧烈变动,推动着古今的更迭。不如我,过着懒散、贫穷而朴素的生活。兴致来时唱歌,适时地睡眠,狂放时跳舞。把世间万事统统抛诸脑后。任由他人嘲笑我真愚鲁。伴随着清风和皓月,隐居在如仙境般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小桥”、“南浦”、“东郊雨霁”等,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韶华暗改”、“翠红疏”等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归去来,田园恐荒芜”则体现了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伴清风皓月,幽隐蓬壶”更是以仙境般的隐居生活,来对比纷扰的世俗,表达了隐士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