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清淮流

淮月秋偏静,含虚夜转明。 桂花窥镜发,蟾影映波生。 澹滟轮初上,裴回魄正盈。 遥塘分草树,近浦写山城。 桐柏流光逐,蠙珠濯景清。 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月:指淮河上的月光。
  • 含虚:形容月光清澈透明。
  • 桂花:指月亮上的桂树,常用来比喻月亮。
  • 蟾影:指月亮的影子,蟾即蟾蜍,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
  • 澹滟(d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裴回(péi huí):徘徊,来回走动。
  • :指月光。
  • 遥塘:远处的池塘。
  • :水边。
  • 桐柏:指桐柏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此处可能指山影。
  • 蠙珠(pín zhū):蚌珠,此处比喻水中的光影。
  • 濯景(zhuó jǐng):洗涤景象,形容景色清新。
  • 利涉:顺利渡过。

翻译

淮河上的月光在秋天显得格外宁静,清澈透明,夜色中更加明亮。桂花似乎在窥视着镜子般的河面绽放,月亮的影子映照在波光中。水波荡漾,月亮初升,月光徘徊,正满盈。远处的池塘分隔着草木,近处的水边描绘着山城的轮廓。桐柏山的流光追逐着,蚌珠般的光影在清水中洗涤得更加清新。孤舟正顺利地渡过河面,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月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作品以淮河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月光的静谧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桂花窥镜发”、“蟾影映波生”,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细腻与河面的波光。通过“遥塘分草树,近浦写山城”等句,展现了远近景物的层次感。结尾“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则表达了月光照亮前行之路的喜悦,寓意着希望与光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无名氏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情表达。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