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变文 其四

妾嫁来沙漠,经冬向晚时。 和明以合调,翼以当威仪。 红脸偏承宠,青蛾侍妾时。 □□□□□,每怜岁寒期。 今果连其病,容华渐渐衰。 五神俱总散,四代的危危。 月华来映塞,风树已惊枝。 炼药须岐伯,看方要巽离。 此间无本草,何处觅良师。 妾貌如红线,孤鸾视影犹□□,龙剑非人尚忆雌。 妾死若留故地葬,临时请报汉王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漠:指西北部的荒凉地区(注:“漠”读“mò”)
  • 和明:和谐晴明
  • :辅助
  • 青蛾:本指女子的眉,这里代指年轻的侍女(注:“蛾”读“é”)
  • 五神:五脏之神
  • 四代:四肢
  • 岐伯:传说中的古代名医
  • 巽离:八卦中的两个卦象,这里可能指医术中的某些理论或方法
  • 本草:中药的统称

翻译

我嫁到这沙漠之地,已到冬天接近傍晚的时候。和谐晴明可与之相和,辅之以当保持威仪。红红的脸颇受宠爱,年轻侍女陪侍在旁。□□□□□,常常怜悯每年的寒冷时期。如今果然接连患病,容颜渐渐衰退。五脏之神都已紊乱分散,四肢也感到危险虚弱。月光照耀着边塞,风吹树枝已令人惊觉。炼药需要像岐伯这样的名医,看药方需要懂得巽离之理。这里没有中草药,到何处去寻觅良医呢。我的容貌如同红线(注:可能指红线女的故事,比喻自己的美貌和命运),孤独的鸾鸟看着自己的影子,龙剑没有了人还会想起雌剑(此处用鸾鸟和龙剑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思念)。我若死了请求留在这故地埋葬,到时候请报告汉王知晓。

赏析

这首诗以王昭君的口吻,描述了她嫁到沙漠后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诗中描绘了她的容颜衰退、身体患病,以及在异乡寻找良医的艰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月光映塞、风树惊枝,烘托出她的孤独和凄凉。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岐伯、巽离、红线女、孤鸾、龙剑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最后,王昭君表达了若死愿留故地葬的心愿,并希望能告知汉王,体现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王昭君在异乡的悲惨遭遇和复杂心境。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