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旗迎火云起,南山石裂吴牛死。 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 彤彤日脚烧冰井,古陌尘飞野烟静。 汉帝高堂汗若珠,班姬明月无停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之一的南方之神,司夏。
  • 火云:夏日炽热的云彩。
  • 箔虾须:指用细竹帘子遮挡,如同虾须般细密。
  • 象榻:象牙装饰的床榻。
  • 簟湘水:指用湘竹制成的凉席。
  • 彤彤:形容日光红彤彤的。
  • 烧冰井:指夏日炎热,即使是冰井也仿佛被烧灼。
  • 古陌:古道。
  • 班姬:指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此处借指美女。
  • 明月:指班婕妤手中的扇子,因其形如明月。

翻译

夏日炎炎,赤帝的旗帜招来了火红的云彩,南山岩石因热裂开,吴地的牛因热而死。 夜晚,华丽的柱子旁挂着细密的竹帘,象牙装饰的床榻上铺着湘竹制成的凉席。 红彤彤的日光如同火烧一般照在冰井上,古老的街道上尘土飞扬,野外的烟雾也静止了。 汉帝的高堂内,汗水如珠,美丽的班婕妤手持明月般的扇子,却无法带来一丝凉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盛夏的酷热景象,通过“赤帝旗”、“火云”、“南山石裂”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夏日的炎热。诗中“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描绘了贵族的夏日生活,尽管有精美的装饰和凉席,但仍难抵挡酷暑。结尾“汉帝高堂汗若珠,班姬明月无停影”则巧妙地以汉帝和班婕妤的形象,表达了即使身处高位,也无法逃避夏日的炎热,增添了诗的讽刺意味。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