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

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 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 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 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 我今惭愧子猷心,解爱此君名不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斑竹:一种竹子,因其竹竿上有斑点而得名。
  • 湘水:指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蛟龙尾:比喻竹子在春风中摇曳的样子,如同蛟龙的尾巴。
  • 霜花:比喻竹子的颜色,如同霜花般洁白。
  • 粉黛光:形容竹子的光泽,如同涂了粉黛的女子面庞。
  • 蜀锦:四川出产的锦缎,色彩鲜艳,比喻竹子的色彩。
  • 红霞起:形容竹子的颜色如同红霞升起。
  • 交戛(jiā):形容竹子相互摩擦的声音。
  • 敲欹:敲击倾斜的竹子。
  • 殷痕:深红色的痕迹。
  • 湘娥:指湘妃,传说中舜的妃子,因舜死而泪洒竹上,形成斑点。
  • 泪血腥:形容湘妃的泪水和血迹。
  • 袅娜:形容竹子轻盈柔美的样子。
  • 梢头:竹子的顶端。
  • 残雪:比喻竹影在林下的样子,如同残留的雪。
  • 子猷:东晋时期的名士,以爱竹著称。

翻译

浓密的绿叶和稀疏的竹茎环绕着湘江水,春风吹动,竹子摇曳如同蛟龙的尾巴。它的颜色如同霜花般洁白,光泽如同涂了粉黛的女子面庞,竹枝支撑着,色彩鲜艳如同蜀锦,红霞般升起。竹子相互摩擦,敲击倾斜,发出清脆的声音,没有一丝俗气,满林的风吹动,竹子如同刀枪横扫。深红色的痕迹,即使苦雨也洗不掉,仍然带着湘妃的泪水和血迹。轻盈柔美的竹子顶端扫过秋月,影子穿过林下,如同残留的雪。我感到惭愧,心中有着与子猷相似的爱竹之情,这种爱使得这位竹子的名声永不会消逝。

赏析

这首作品以斑竹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斑竹的美丽和独特。诗中,“蛟龙尾”、“霜花”、“粉黛光”、“蜀锦”、“红霞”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斑竹的形态和色彩,而“交戛敲欹”、“满林风曳”则传达了竹子的动态美。后半部分,通过“殷痕”、“湘娥泪血腥”等词语,赋予了斑竹以情感和历史色彩,增强了诗的深度。最后,以“子猷心”作结,表达了对斑竹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名声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斑竹的魅力。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