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首

乌足迟迟日宫里,天门击鼓龙蛇起。 风师剪翠换枯条,青帝挼蓝染江水。 蜂蝶缤纷抱香蕊,锦鳞跳掷红云尾。 绣衣白马不归来,双成倚槛春心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足:指日影。
  • 迟迟:缓慢。
  • 日宫:太阳。
  • 天门:神话中天界的门。
  • 击鼓:此处指雷声。
  • 龙蛇起:指春雷震动,龙蛇惊起。
  • 风师:风神。
  • 剪翠:剪裁绿色,指春风使草木变绿。
  • 枯条:枯萎的枝条。
  • 青帝:东方之神,掌管春天。
  • 挼蓝:揉搓使之变蓝,这里指春水变绿。
  • 江水:江中的水。
  • 蜂蝶:蜜蜂和蝴蝶。
  • 缤纷:繁多而凌乱。
  • 抱香蕊:围绕着花的香气。
  • 锦鳞:色彩斑斓的鱼。
  • 跳掷:跳跃。
  • 红云尾:形容鱼尾像红云一样。
  • 绣衣白马:指英俊的男子。
  • 双成:指成双成对的情侣。
  • 倚槛:依靠着栏杆。
  • 春心:春天的情感,多指爱情。

翻译

太阳缓缓升起,天门传来雷声,龙蛇惊醒。风神剪裁绿色,将枯萎的枝条换新,青帝揉搓春水,使其变绿。蜜蜂和蝴蝶围绕着花的香气飞舞,色彩斑斓的鱼儿跳跃,鱼尾像红云一样。穿着绣衣、骑着白马的英俊男子没有回来,成双成对的情侣依靠着栏杆,陶醉在春天的爱情中。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乌足迟迟日宫里”以日影的缓慢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而“天门击鼓龙蛇起”则通过雷声和龙蛇的惊起,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后文中的风神、青帝、蜂蝶、锦鳞等形象,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结尾处的“绣衣白马不归来,双成倚槛春心醉”则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表达了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也是人们情感的觉醒和陶醉。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