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咏古十六首黄金台

· 乃贤
城南天尺五,祇树给孤园。 甲第王侯去,精蓝帝释尊。 老僧誇塔影,稚子斲松根。 何日天台路,相从一问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树给孤园:指佛教传说中的祇园精舍,是佛陀讲法的地方。
  • 甲第:指显贵的宅第。
  • 精蓝:指精美的蓝色,这里可能指精美的建筑或装饰。
  • 帝释尊:即帝释天,佛教中的护法神之一。
  • (zhuó):砍,削。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 相从:跟随,相伴。

翻译

城南之地高耸入云,仿佛是祇园精舍的所在。 显贵的宅第已无人居住,精美的建筑中帝释天尊显得庄严。 老僧夸赞着塔的影子,小沙弥砍削着松树的根。 何时我才能踏上通往天台的路,与您一同探寻佛法的源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城南一处佛教圣地的景象,通过对祇园精舍、显贵宅第、精美建筑和帝释天尊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诗中老僧与小沙弥的日常活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天台山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