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随分好事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法聪来报,好事通宵。 似神仙离碧霄,可意种来清醮,猛见了倾国倾城貌。 将一个发慈悲脸儿朦着,葫芦啼到晓。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随分:随便,随意。
  • 好事:指美好的事情或喜庆之事。
  • 梵王宫:指佛教寺庙。
  • 月轮:指月亮。
  • 枯木堂:寺庙中的一个场所,可能指禅堂。
  • 香烟罩:香烟缭绕,形容寺庙的宁静和神圣。
  • 法聪:人名,可能是寺庙中的僧人。
  • 来报:前来报告。
  • 通宵:整夜。
  • 似神仙离碧霄:形容人或事物超凡脱俗,如同神仙离开天空。
  • 可意种:令人满意的人或事物。
  • 来清醮:参加清净的祭祀仪式。
  • 猛见了:突然见到。
  • 倾国倾城貌: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 发慈悲脸儿朦着:脸上带着慈悲的表情,朦胧不清。
  • 葫芦啼到晓:形容声音或哭泣持续到天亮。
  • 酩子里家去:糊里糊涂地回家。
  • 只落得两下里获铎:最终只得到双方的不满或困惑。

翻译

随意地参与寺庙中的好事,月亮高挂在梵王宫之上,枯木堂中香烟缭绕。法聪前来报告,有好事将通宵达旦。仿佛神仙从碧空降临,令人满意的人儿来参加清净的祭祀。突然间,我见到了一个拥有倾国倾城之貌的女子。她脸上带着慈悲的表情,朦胧不清。声音或哭泣一直持续到天亮。糊里糊涂地回家,最终只得到双方的不满或困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寺庙中的一个夜晚,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氛围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月轮、香烟、神仙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场景,而倾国倾城貌的女子则成为这个场景中的亮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通过“葫芦啼到晓”和“两下里获铎”等细节,传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困惑。整体而言,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散曲的魅力。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