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岂坚固。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
谁悟。独归去。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欲分付。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出自《庄子·齐物论》。
- 鹑居:比喻简陋的居所。
- 醯鸡:小虫名,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尘衫风帽:形容旅途劳顿,衣衫破旧。
- 断霞残照:比喻事物消逝的景象。
- 落花飞絮:比喻事物的无常和短暂。
- 风中秉烛:比喻处境危险。
- 枝头垂露:比喻事物即将消逝。
- 曹溪路:指禅宗六祖慧能的道场,比喻修行之路。
- 五柳:指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得名。
- 烟波渺渺:形容水面辽阔,烟雾弥漫。
翻译
忽然间消除了所有的思虑,意识到人生如梦,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吃着蚂蚁和醯鸡,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风帽,换来的只是百年的虚度。利益如同断霞残照,名声如同落花飞絮,哪有什么坚固可言。就像风中持烛,枝头垂露,处境危险。
有谁能够领悟呢?独自归去。收拾起水云间的景致,高卧在曹溪路上。竹林外有流水,篱笆边有丛丛菊花,点缀着野棠的闲适趣味。在五柳槛前吟咏醉意,一笑间看尽人间今古。想要分付这些感悟,却感叹烟波渺渺,不知知音在何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俗的虚幻与修行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梦蝶”、“断霞残照”等,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后半部分转向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以“曹溪路”、“竹外流泉”等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隐逸诗人的超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