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裴录事楼上望

· 皎然
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 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 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 萧萧独无事,因见涖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退食:指退朝后进食,即下班后的休息时间。
  • 湖山:指湖边的山景。
  • 向晚:接近傍晚。
  • 桐花:桐树的花,此处指桐花飘落。
  • 万井:形容桐花落得很多,覆盖了广阔的区域。
  • 重城:指城墙,这里形容月影从城墙后出现。
  • 水竹:水边的竹子。
  • 帘帏:窗帘和帷幕,这里指室内的帘幕。
  • 暑气:夏天的热气。
  • 萧萧:形容风声。
  • 涖人:指观察人,这里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翻译

下班后,我独自登上高楼,湖边的山景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晴朗。桐花如雨般飘落,覆盖了整个街区,月亮的光影从城墙后缓缓升起。水边的竹子随风摇曳,带来了凉意,室内的帘幕也透出了清爽的暑气。四周一片寂静,我因此得以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感受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下班后在高楼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等句,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傍晚氛围。诗中的“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进一步以自然的凉风和室内的清爽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