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简张仲实教授

· 龚璛
霜清起病骨,卧久忘籧篨。 残息不暖衣,短发渐入梳。 涉世何用早,意适事不如。 既知非所能,裁足不愿馀。 药苦尚可饮,家贫难可居。 秋来窘繁阴,百亩沈嘉蔬。 滞穗尚采掇,吾生愧耕锄。 南窗美朝阳,昔贤遗古书。 风竹如应门,一室自扫除。 西庠张公子,为我日回车。 言笑适相娱,绸缪焉得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籧篨(qú chú):古代指粗竹席,这里比喻简陋的居所。
  • 残息:微弱的呼吸,指生命力衰弱。
  • 涉世:经历世事。
  • 裁足:满足于现有的。
  • 沈嘉蔬:沉甸甸的优质蔬菜。
  • 滞穗:未及时收割的谷穗。
  • 西庠(xiáng):古代指学校。

翻译

秋霜清冷,使我病弱的身体感到舒适,久卧在简陋的居所中,我已忘却了外界的喧嚣。生命的气息微弱,衣服也不再温暖,短发渐渐长长,需要梳理。经历世事,何必急于求成,心意所向,事情往往不如人意。既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就满足于现有的,不奢求更多。药物虽苦,尚可饮用,家境贫困,难以安居。秋天来临,阴雨连绵,百亩田地里的蔬菜沉甸甸的,我却无力耕作。未及时收割的谷穗仍在田间,我感到愧疚,因为无法像农夫那样劳作。南窗透进美好的朝阳,昔日的贤人留下了古书。风吹动竹子,仿佛在应门,我独自打扫着房间。在西边的学校里,张公子每天驾车来访,与我谈笑,使我感到快乐,我们的关系亲密无间,难以疏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诗中,“霜清起病骨”一句,既表达了秋天的清凉,也暗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通过对比“残息不暖衣”与“短发渐入梳”,诗人展现了自己生命的脆弱与对生活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淡泊名利、重视情感交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