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首
古道直如矢,古心能断金。
今人思古人,寥落谁知音。
旭日临前除,暄风散幽襟。
相彼好鸟鸣,择阴嘉树林。
岂无念朝饥,溉之釜与鬵。
大川无停波,高山上嵚崟。
白发何由玄,寒暑日夜侵。
叔孙独楚制,庄生常越吟。
载歌行路难,歌阕意弥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 (chú):台阶。
- 暄风 (xuān fēng):暖风。
- 幽襟 (yōu jīn):隐秘的情怀。
- 相彼 (xiàng bǐ):看那。
- 溉 (gài):洗涤。
- 釜 (fǔ):古代的一种锅。
- 鬵 (xín):古代的一种大锅。
- 嵚崟 (qīn yín):山高峻的样子。
- 玄 (xuán):黑色。
- 楚制 (chǔ zhì):楚国的风格。
- 越吟 (yuè yín):越国的歌谣。
- 歌阕 (gē què):歌曲结束。
翻译
古道直如箭矢,古人的心坚如金石。 如今人们怀念古人,但寥寥无几能找到知音。 旭日照耀着前方的台阶,暖风驱散了内心的隐秘情感。 看那美丽的鸟儿在鸣叫,选择在美好的树林中寻找阴凉。 难道没有想过早晨的饥饿,洗涤着锅和巨大的锅具。 大河没有停息的波涛,高山耸立入云霄。 白发如何能变回黑色,寒暑日夜侵袭。 叔孙独爱楚国的风格,庄子常常吟唱越国的歌谣。 唱起《行路难》,歌曲结束,但意义更加深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道、古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旭日、暄风、好鸟、高山的意象,来衬托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结尾处的《行路难》歌阕,不仅是对旅途艰难的抒发,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