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歌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誇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多有王公贵族葬于此。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挽歌:哀悼死者的歌。
- 千金买穴:指花费巨资购买墓地。
- 雕阑华础:雕花的栏杆和华丽的柱础,形容建筑的豪华。
- 前楹:前面的柱子。
- 石马:墓前的石雕马。
- 白杨:一种常见的墓地树木,因风声萧瑟,常用来象征哀思。
- 三世:指三代人。
- 隧道:墓道。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履道坊:洛阳的一个地名。
- 白太傅: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太子少傅。
- 载酒:带着酒。
翻译
北邙山高耸入云,山前每天都传来哀悼的挽歌。有人花费千金购买墓地,期望埋葬的是显赫的卿相,却不知洛阳人葬得如此之多。
那些从长安归来的锦衣客,昨天在城南建起了新宅。雕花的栏杆和华丽的柱础布满前庭,这些竟都是当年墓边的石头。
墓边的野老头发如丝,自称曾见过筑坟的时光。转眼间石马倒在荆棘中,白杨在秋风中萧瑟悲鸣。
白日西沉,流水东逝,眼见君家三代人相继葬于此。旧时的墓道已成田地,新坟却苦苦作着千年的打算。
寄语洛阳的年轻人们,对酒时不要吝惜黄金钱。即使有高大的石碑记录功勋,那些浮华的文字又有谁能流传。
你不见履道坊中的白太傅,留客高堂,醉心歌舞。至今三月,看花的人们,带着酒去浇灌坟上的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北邙山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千金买穴”与“墓边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权贵们对身后事的执着与现实的残酷。白杨、石马等意象加深了诗的哀愁氛围,而白太傅的醉歌舞则映射出人生短暂的欢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乃贤的其他作品
- 《 塞上曲五首 》 —— [ 元 ] 乃贤
- 《 题崇真宫陈练师壁间竹梅邀倪仲恺同赋 》 —— [ 元 ] 乃贤
- 《 新月行 》 —— [ 元 ] 乃贤
- 《 田家留客图为四明刘师向先生赋 》 —— [ 元 ] 乃贤
- 《 宝林八咏为别峰同禅师赋飞来峰 》 —— [ 元 ] 乃贤
- 《 南城咏古十六首黄金台 》 —— [ 元 ] 乃贤
- 《 挽清溪徐道士 》 —— [ 元 ] 乃贤
- 《 南城咏古十六首黄金台 》 —— [ 元 ] 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