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 于鹄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䃂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云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䃂壁 (bì): 陡峭的岩壁。
  • 襞衣 (bì yī): 折叠衣服。
  • 嵌窟 (qiàn kū): 山洞。
  • 晻晻 (yǎn yǎn): 昏暗的样子。
  • 溟溟 (míng míng): 形容湿润。
  • (líng): 鸟翅或尾上的长羽毛。
  • 玉京 (yù jīng): 道教中指天帝的居所。
  • 水精 (shuǐ jīng): 水晶。
  • 青童 (qīng tóng): 年轻的道士。
  • 膻腥 (shān xīng): 腥味。
  • 稽首 (qǐ shǒu): 古代的一种礼节,跪拜时头至地。
  • 云英 (yún yīng): 云中的精华,这里可能指仙人的食物或药物。

翻译

路途转向第六峰,传说这是十里路程的标志。 在石上试探水的深浅,陡峭的岩壁让蛇和鸟都惊慌。 想要下去先折叠衣服,路上避开枯萎的茎叶。 回程时在山洞中歇息,整理带子重新戴上冠缨。 到达紫石溪时,天色已经微明。 逐渐接近神仙的居所,桂花湿润而幽深。 阴暗的苔藓上没有人迹,偶尔能找到白鹤的羽毛。 突然看到红色的楼阁,象牌上题写着玉京。 深沉的五色云影,香风缭绕。 在玉堂上进行清斋,窗户悬挂着水晶。 年轻的道士敲击金屑,杵臼声响亮。 询问腥味来自谁,跪拜并报上姓名。 如果能在溪口停留,愿乞求一些云中的精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鹄在清晨前往紫溪白鹤观祠的旅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神秘。诗中,“路转第六峰”、“放石试浅深”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山路的险峻和诗人的小心谨慎。而“桂花湿溟溟”、“阴苔无人踪”等句,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云英的渴望,展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色彩,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于鹄

于鹄

唐人。工诗。初隐居汉阳,年三十犹未成名。代宗大历中,尝为诸府从事。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