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气诗
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
主人莫知乡,奴隶窃权柄。
不能巍巍莅,惟听纷纷命。
是非既昧瞀,操执岂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
一柱一柔弱,四维俱不竞。
循兹不回首,安得逃禽行。
为人自暴弃,造化德独盛。
纳日息万物,停止吾视听。
魂归魄不安,灵根复凝定。
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
五更号群鸡,陡然得大庆。
熹微一隙开,洞达八荒圣。
天地顿轩豁,百度亦饾饤。
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审订。
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
晦以养其明,止以茁其瑩。
此而不接续,诚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巍巍莅(lì):高高地主持、管理。
- 昧瞀(mào):愚昧不明。
- 中正:公正不偏。
- 四维:指礼、义、廉、耻,古代认为这四者是维系国家稳定的四个基本原则。
- 不竞:不强,不振。
- 灵根:指人的本性或精神。
- 熹微:微弱的光亮。
- 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
- 饾饤(dòu dìng):堆砌,这里指整顿、整理。
- 审订:仔细审查确定。
- 晦:暗,不明。
- 茁其瑩:使它更加明亮。
- 不恭令:不敬的命令。
翻译
早晨的气息如同大雾,蒙蔽了我心中的明镜。主人不知自己的处境,奴隶们却窃取了权力。不能高高地主持管理,只能听从纷乱的命令。是非已经愚昧不明,操作怎能公正不偏。不仅决策偏颇,更是因为懒惰的弊病。一柱柔弱,四维不振,如此不回头,怎能逃避禽兽的行为。作为人自暴自弃,造化的恩德却独盛。收纳日光,让万物休息,停止我的视听。灵魂归来,精神不安,但灵根再次凝聚安定。潜龙盘踞深渊,不灭飞腾的性质。五更时分,群鸡啼鸣,突然得到大庆。微弱的光亮一隙间打开,洞悉八方圣明。天地顿时显得开阔,百事也得到整顿。昨日的错误都清晰明了,今天的是非足够审查确定。于是知道天对人的恩德,父母之爱也不足以并论。暗中养育其明,止境中使其更加明亮。如果不接续这一点,就真的犯了不敬的命令。工夫不知如何,暂且焚香虔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个人的困境。诗中“大雾蒙我大明镜”象征着混乱和无知,而“奴隶窃权柄”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滥用。诗人呼吁人们要清醒认识现状,勇于改正错误,追求公正和清明。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道的敬畏和对个人修行的重视,强调了虔诚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坚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