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二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蹠,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共工(gòng gōng):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因与颛顼争帝位失败而怒触不周山。
- 不周山(bù zhōu shān):古代神话中的山名,传说因共工触山而崩。
- 枢(shū):枢纽,指天体的中心或关键部分。
- 太室(tài shì):古代指天宫。
- 三江(sān jiāng):泛指江河。
- 北斗(běi dǒu):北斗七星,古代常用来指示方向。
- 文昌(wén chāng):星名,主文运。
- 彗星(huì xīng):俗称扫帚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 蹠(zhí):脚掌,这里指彗星化作的怪物。
- 天狗(tiān gǒu):古代神话中的怪兽。
- 方山冠(fāng shān guān):古代的一种帽子。
- 武夷(wǔ yí):山名,位于今福建省。
- 中宵(zhōng xiāo):半夜。
- 投袂(tóu mèi):挥袖,表示决心。
- 桓桓(huán huán):威武的样子。
- 紫薇(zǐ wēi):星名,古代认为是帝星。
- 驩兜(huān dōu):古代神话中的恶神。
- 拂衣(fú yī):挥袖而去,表示决绝。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烟霞(yān xiá):云雾和霞光,常用来形容仙境。
- 髦蛮(máo mán):古代对南方民族的称呼。
翻译
共工昔日暴怒,触折了不周山。 这天的枢纽原本在天宫之上,如今飘落在三江之间。 天体的枢纽一旦飞散,满天空的星辰都颠倒了。 北斗星失去了它的柄,文昌星也失去了它的官职。 彗星化作怪物蹠,以人为食。 天狗在地上行走,头戴方山冠。 武夷山有位巨人,正在持着钓鱼竿。 半夜时分,他挥袖而起,容貌威武。 他想要扶持紫薇星,使天下安定。 却又遇到驩兜来袭,被发占据其关。 他挥袖返回空翠之处,弹琴弄水声潺潺。 烟霞之中别有一番天地,回首告别了南方的蛮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古代神话中的共工、不周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天体混乱、神怪横行的奇幻世界。诗中描绘了天体枢纽的飞散、星辰的颠倒,以及彗星、天狗等神话生物的出没,展现了一幅宇宙动荡的画面。武夷山的巨人象征着力量与正义,他的出现带来了希望,试图恢复天地的秩序。然而,驩兜的阻挠使得这一过程充满挑战。最终,巨人选择回归自然,弹琴于山水间,表达了对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古奥,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