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 陈普
千载荷神物,四书与五经。 勋华生万民,孔颜真仪刑。 本原尽溟漠,日用垂日星。 疾契虎豹变,力行凤凰庭。 感通穷有气,润泽周流形。 拟议辄破的,宰制动发硎。 达即雨天下,穷足春林坰。 自从孟子没,斯义久晦冥。 歆雄暨马郑,熠熠暗飞萤。 韩柳至欧苏,亦如醉不醒。 白昼瞠两目,不见太山青。 蕙兰亘九畹,鼻塞不闻馨。 浩浩大城府,无人为抽扃。 宗庙失雄丽,楼阁迷岩亭。 渊渊楚七泽,渺渺东沧溟。 不识海若面,雄论誇扬舲。 名为指南车,认癸作丙丁。 名夸能作室,戺夹如堂厅。 异端塞宇宙,不能别渭泾。 夜光耿砂砾,掉臂不留停。 文章王介甫,种棘满朝廷。 匹夫持伪辩,六合为血腥。 读书不精义,落落空摇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è):承受,担负。
  • 勋华:指古代的圣王,如尧、舜等。
  • 孔颜:孔子和颜回,代表儒家学说的典范。
  • 仪刑 (yí xíng):典范,榜样。
  • 溟漠 (míng mò):深邃而不可测。
  • 日用:日常应用。
  • 虎豹变:比喻巨大的变化或进步,源自《易经》中的“虎变”。
  • 凤凰庭:比喻高贵的居所或境界。
  • 感通:感应沟通。
  • 流形:流动变化的形态。
  • 拟议:提出建议或计划。
  • 破的:击中目标,比喻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 宰制:控制,支配。
  • 发硎 (fā xíng):磨刀石,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起始状态。
  • 雨天下:比喻恩泽普及天下。
  • 林坰 (lín jiōng):郊外的树林。
  • 孟子没:孟子去世。
  • 斯义:这个道理。
  • 晦冥 (huì míng):昏暗不明。
  • 歆雄:指汉代的刘歆和扬雄,均为著名学者。
  • 马郑:指汉代的马融和郑玄,均为著名经学家。
  • 韩柳:指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均为文学家。
  • 欧苏:指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均为文学家。
  • (chēng):瞪大眼睛看。
  • 太山:即泰山。
  • 蕙兰:一种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九畹 (jiǔ wǎn):比喻广阔的领域。
  • 鼻塞:鼻子不通气,比喻感官受阻。
  • 浩浩:形容广大无边。
  • 大城府:大城市。
  • 抽扃 (chōu jiōng):打开门闩,比喻解决问题。
  • 宗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代表国家的根本。
  • 海若:海神。
  • 扬舲 (yáng líng):扬帆航行。
  • 指南车: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
  • 戺夹 (shì jiā):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结构。
  • 堂厅:大厅。
  • 渭泾:渭水和泾水,比喻是非分明。
  • 夜光耿:夜光珠,比喻珍贵而明亮的事物。
  • 砂砾 (shā lì):小石子。
  • 留停:停留。
  • 王介甫: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匹夫:普通人。
  • 伪辩:虚假的辩论。
  •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世界。
  • 血腥:血的气味,比喻残酷。
  • 落落:形容孤独无助。
  • 空摇精:空洞无物。

翻译

千年来承受着神物的恩泽,四书五经是我们的经典。古代的圣王如尧舜,孔子和颜回是真正的典范。这些经典的根本深邃不可测,日常应用却如同日星般普照。迅速地适应虎豹般的巨大变化,努力达到凤凰般的高贵境界。感应沟通达到极致,润泽万物,形态流动变化。提出的建议总能击中目标,控制事物如同磨刀石般锋利。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春雨般的恩泽。自从孟子去世后,这个道理就变得昏暗不明。刘歆、扬雄以及马融、郑玄,虽然熠熠生辉,却如同飞萤般暗淡。韩愈、柳宗元到欧阳修、苏轼,也如同醉酒不醒。白日里瞪大眼睛,却看不见泰山的青翠。蕙兰遍布九畹,鼻子堵塞闻不到其香气。浩浩荡荡的大城市,无人能解决问题。宗庙失去了往日的雄丽,楼阁迷失在岩亭之间。楚国的七泽,东方的沧海,渺渺茫茫。不认识海神的面貌,却夸耀自己的航海能力。名为指南车,却认错了方向。名为能建造房屋,却只是模仿了大厅的结构。异端邪说充斥宇宙,不能分辨是非。夜光珠般的珍贵事物,却被砂砾所掩盖,不留停留。王安石的文章,却种下了朝廷的棘刺。普通人持着虚假的辩论,使得世界充满了血腥。读书却不精通其义,空洞无物,摇摆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儒家经典和古代圣贤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文化状况的忧虑和批评。诗中通过对四书五经、孔颜等儒家典范的赞美,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孟子去世后文化衰落的描述,以及对当时学者和文化现象的批评,揭示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深刻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