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仲行
白杨祠边石翁仲,雨湿苔痕宿泥重。
前人骸骨后人心,丘陇华堂死生共。
盛时出入多弟兄,身骑厩马千黄金。
年年酒肉酬寒食,秖恐春风霜鬓深。
春风无情谢桃李,流落空阡转邻里。
里中前日卖浆儿,箫鼓还来葬新鬼。
草间翁仲何足论,荣枯万事随乾坤。
田父抚剑生怒嗔,一朝慷慨弹雍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翁仲: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石人。
- 白杨祠:可能指墓地旁的祠堂。
- 丘陇:坟墓。
- 华堂:华丽的房屋,这里指生前的居所。
- 厩马:马厩中的马,指好马。
- 秖:只。
- 空阡:空旷的田间小路。
- 卖浆儿:卖酒的人。
- 箫鼓:古代乐器,这里指葬礼上的音乐。
- 慷慨弹雍门:慷慨地弹奏雍门,雍门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翻译
在白杨祠旁边的石翁仲,雨后苔藓上的泥痕显得格外沉重。前人的骸骨与后人的心,共同存在于坟墓与华丽的房屋之间。在盛世时,出入总是有许多兄弟相伴,身骑着马厩中的好马,价值千金。每年寒食节,都会有酒肉祭奠,只怕春风吹过,霜鬓更深。春风无情地吹过桃李花,花瓣飘落在空旷的田间小路上,流转到邻里之间。邻里中前些天还在卖酒的少年,如今葬礼上的箫鼓声又来迎接新鬼。草丛中的石翁仲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一切荣枯都随着天地而变化。农夫抚剑,怒气冲冲,一旦慷慨激昂,便会弹奏起雍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墓地旁石翁仲的描绘,反映了生死、荣枯的对比。诗中,“前人骸骨后人心”一句,深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后文通过对寒食节祭奠、春风吹落桃李、新鬼葬礼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感。最后,农夫抚剑、慷慨弹奏雍门的形象,则透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荣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