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宛转曲
空中游丝已无赖,宛转杨花犹百态。
随风扑帐拂香奁,度水点衣萦锦带。
轻薄颠狂风上下,燕子莺儿各新嫁。
钗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缫银茧乍。
欲落不落春沼平,无根无蒂作浮萍。
缬波绣苔总成媚,人间最好是清明。
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市酒船。
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榆荚荷钱怨别离,不似杨花宛转飞。
杨花飞尽绿阴合,更看明年春雨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宛转:形容杨花随风飘舞的样子。
- 香奁:古代妇女装香料的小匣子。
- 缬波:织物上的波纹图案。
- 帝里:指京城。
- 荷钱:初生的荷叶,形小如钱。
翻译
空中飘荡的游丝已显得无趣,而随风飘舞的杨花却依旧千姿百态。它们轻轻地扑向帐篷,拂过装香料的小匣子,越过水面,点缀在衣服上,缠绕着锦带。它们轻浮而狂放,随着风上下翻飞,就像燕子和莺儿各自新婚一样。钗头上的灰烬像初生的玉虫,盆里的丝线像刚缫好的银茧。
杨花似乎犹豫不决,春天的池塘因此变得平静,它们无根无蒂,变成了浮萍。织物上的波纹和苔藓总是显得那么妩媚,人间最美的时节莫过于清明。清明时节,阳光明媚,京城里的烟花和酒船热闹非凡。石桥横跨,周围的人家看起来都很美好,小海里的白鱼在碧绿的水藻中跳跃。
榆荚和荷钱似乎在抱怨别离,但它们不像杨花那样随风飘舞。当杨花飞尽,绿荫渐渐合拢,我们更期待明年的春雨时节。
赏析
这首作品以杨花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氛围。诗中,“宛转杨花”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们随风飘舞,轻盈而自由,与春天的生机盎然相呼应。通过对杨花、燕子、莺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诗的结尾,通过对明年春雨的期待,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