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垂虹桥泊舟倡和
何年伐石驾危桥,鲸浪翻江白雨飘。
势控三吴虹倒影,气吞七泽水通潮。
重渊有怪犀难照,蔓草无名火不烧。
伯国黄金闻铸像,王门白玉想为标。
功成海上身先退,脍熟江东兴可邀。
岁月几何流水逝,山川如旧古人遥。
鸿飞矰缴何由篡,鹤去樊笼不可招。
浩荡扁舟归鉴曲,寂寥方丈似中条。
越人尚以鸡为卜,楚俗相传鹏类鸮。
自把文章论倚伏,敢将交态较淳浇。
五湖烟景随时异,万里风萍触处漂。
却忆春晖楼上去,为君裁取玉为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垂虹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座著名的桥梁。
- 鲸浪:巨大的波浪,比喻海浪的汹涌。
- 三吴:古地区名,一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七个湖泊,泛指广阔的水域。
- 重渊:深渊。
- 蔓草:蔓生的草。
- 伯国:指诸侯国中的大国。
- 王门:指权贵之家。
- 脍熟:指美味的鱼肉。
- 鸿飞矰缴:鸿雁高飞,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境界。矰缴,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
- 鹤去樊笼:比喻摆脱束缚,获得自由。
- 鉴曲:指清澈的水面。
- 方丈:指佛教寺庙中的住持或高僧。
- 鸡卜:古代占卜的一种方式,通过观察鸡的某些行为来预测吉凶。
- 鹏类鸮:比喻事物的相似性。鹏,传说中的大鸟;鸮,猫头鹰。
- 倚伏: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 交态: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
- 淳浇:淳朴与浇薄,指人的品性。
- 五湖:泛指多个湖泊,常用来指代江南地区的水域。
- 风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春晖楼:楼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座著名的楼阁。
- 玉为箫:用玉制成的箫,比喻高雅的乐器或音乐。
翻译
何时才能建造一座石桥,横跨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白雨飘洒。 桥梁的气势控制了三吴地区,彩虹般的倒影,吞吐着七泽的水潮。 深渊中有怪物,犀牛的目光难以穿透,蔓草虽无名,却连火也烧不尽。 诸侯国用黄金铸造雕像,权贵之家用白玉作为标志。 功成身退,海上的生活先退隐,江东的美味鱼脍可以邀请。 岁月如流水般流逝,山川依旧,古人却已远去。 鸿雁高飞,难以用短箭射下,鹤飞出樊笼,不可再招回。 浩荡的扁舟归于清澈的水面,寂寥的方丈如同中条山。 越人尚以鸡的行为来占卜,楚地相传鹏鸟与猫头鹰相似。 自己用文章来讨论事物的相互依存,不敢与人比较交往的淳朴与浇薄。 五湖的烟景随季节而变化,万里的风萍随处漂泊。 却想起春晖楼上的往事,为了你,我愿意用玉制成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观的桥梁景象,通过对比古今、自然与人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鲸浪翻江”、“虹倒影”、“重渊有怪”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从对桥梁的赞叹到对岁月流逝的哀愁,再到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情感层次丰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