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煇赴缙云教谕兼简高则诚

· 陈基
不逐扁舟泛五湖,一官迢递缙云墟。 遗民世守轩辕鼎,博士家传魏国书。 夜月定闻邻县鹤,秋风莫忆故乡鱼。 到州为谢高书记,日日相思赋索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追随。
  • 扁舟:小船。
  • 五湖:指太湖流域的湖泊,这里泛指江湖。
  • 迢递:遥远。
  • 缙云墟:缙云县的废墟,指缙云县。
  • 遗民:指在战乱或变迁后留存下来的人民。
  • 轩辕鼎:传说中黄帝轩辕氏的鼎,象征着国家的根基。
  • 博士:古代官职,掌管书籍文献。
  • 魏国书:指魏国的历史文献。
  • 邻县鹤:指邻县的鹤鸣,象征着安宁和吉祥。
  • 故乡鱼:指家乡的鱼,象征着思乡之情。
  • 高书记:指高则诚,书记是古代对文职官员的称呼。
  • 赋索居:写作赋以表达孤独居住的情感。

翻译

你不追随小船去游五湖,却选择了一官半职远赴缙云县。那里的人民世代守护着轩辕黄帝的鼎,而你作为博士,家传的是魏国的历史文献。夜晚定能听到邻县的鹤鸣,但秋天不要怀念故乡的鱼。到了州里,请向高则诚书记问好,愿你日日思念,赋诗表达孤独居住的心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范德煇赴任缙云教谕的送别之情。诗中,“不逐扁舟泛五湖”一句,既展现了友人放弃江湖逍遥、选择官职的决心,也暗含了对友人选择的不舍。后文通过对缙云县的文化底蕴和友人的职责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工作的期待和对其个人品质的赞赏。结尾处,诗人通过“夜月定闻邻县鹤,秋风莫忆故乡鱼”的对比,既祝愿友人能在新地安居乐业,又隐含了对友人思乡之情的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陈基

陈基

元临海人,字敬初。黄弟子。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几获罪,引避归。张士诚据吴,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兴,太祖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有《夷白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