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 人语何喧喧,阴风何窣窣。 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 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更相呼:互相呼唤。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 窣窣:形容风声或细小的声音。
  • 挼尾:摇动尾巴。
  • 逐不得:追赶不上。
  • 行择:选择。

翻译

夜半时分,巷南巷北的人们互相呼唤。人们的声音为何如此嘈杂,阴风为何发出窣窣声响。猛虎从山上下来,摇动着尾巴追赶不上。村庄中的鸡犬都消失了,老虎选择小孩子作为食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半时分村庄的恐怖景象。通过“更相呼”、“喧喧”、“窣窣”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惊慌和阴森的氛围。猛虎下山的形象更是增添了诗中的紧张感和恐怖感。最后两句“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则深刻地揭示了猛虎的凶残和村庄的悲惨境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村庄遭遇的同情和对猛虎凶残的谴责。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