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思勉应聘书诰策

寒溪鼓棹赴弓招,雪点轻装锦作袍。 日侍殿庭沾圣渥,职书纶綍簉清曹。 鸾回凤舞金花轴,铁画银钩玉兔毫。 九万鹏程从此始,登瀛视草步弥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棹:划桨,指乘船。棹(zhào),船桨。
  • 弓招:古代以弓为信物招士,此指应召。
  • 圣渥:皇帝的恩泽。
  • 纶綍:皇帝的诏书。纶(lún),古代用来系官印的丝带;綍(fú),大绳。
  • :副的,此指副职。
  • 清曹:清贵的官署。
  • 鸾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优美。
  • 金花轴:装饰华美的卷轴,此指诏书。
  •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 玉兔毫:指毛笔,玉兔指月宫中的兔子,此喻毛笔的珍贵。
  • 登瀛:比喻进入朝廷,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此喻朝廷。
  • 视草:校对修订诏书草稿。

翻译

乘着寒溪之舟,划桨前往应召之地,雪花点缀着轻盈的行装,如同锦缎制成的袍子。日日侍奉在殿庭,沾染皇帝的恩泽,职责是书写皇帝的诏书,担任清贵官署的副职。书法笔势优美如鸾凤回旋舞动,诏书装饰华美,字迹刚劲有力,如同铁画银钩,使用的毛笔珍贵如玉兔之毫。从此开始,九万里的鹏程,步入朝廷校对修订诏书,步伐更加高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徐思勉应召入朝的盛况和荣耀。诗中通过“寒溪鼓棹”、“雪点轻装”等意象,展现了徐思勉赴任的场景,既显其清高又不失隆重。后文以“日侍殿庭”、“职书纶綍”等句,表达了其在朝中的重要职责和皇帝的深厚恩泽。结尾的“九万鹏程”、“登瀛视草”则预示了徐思勉未来的辉煌前程和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徐思勉的赞美和祝福。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