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兴圣宫次韵

· 袁桷
万马东西甬路斜,银河初曙起宫鸦。 天香随辇凝三素,风絮沾袍点六花。 铜史漏浮催卓午,玉奴声转进流霞。 词臣点缀瑶池事,底用秋风海上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甬路:指宫中的道路。
  • 银河:这里比喻天空中明亮的星河。
  • 初曙:黎明初现。
  • 宫鸦:宫中的乌鸦,常用来形容宫廷的寂静。
  • 天香:指宫中焚烧的香料。
  • 随辇:跟随皇帝的车驾。
  • 三素:指三种颜色,这里可能指宫中香烟的颜色。
  • 风絮:飘飞的柳絮。
  • 沾袍:沾在衣服上。
  •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状似六角形。
  • 铜史:指古代的计时器,如铜壶滴漏。
  • 漏浮:指计时器中的浮标。
  • 卓午:正午。
  • 玉奴:指宫女。
  • 声转:声音变化,这里指宫女报时的声音。
  • 流霞:指美酒。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
  • 点缀:装饰,增色。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这里比喻皇宫。
  • 底用:何须,不必。
  • 秋风:指秋天的风。
  • 海上槎:指海上的船只,槎(chá),木筏。

翻译

万匹马在宫中的道路上东西穿梭,道路斜斜。天空中明亮的星河在黎明初现时,宫中的乌鸦开始活动。宫中焚烧的香料随着皇帝的车驾飘散,形成三种颜色的烟雾。飘飞的柳絮沾在衣服上,像是点缀了六角形的雪花。古代的计时器铜壶滴漏中的浮标指示着正午的到来,宫女的声音变化,报告着时间的流逝,同时进献着美酒。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宫增添了诗意,何须秋风中的海上船只来点缀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宫廷的早晨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繁华。诗中“万马东西甬路斜”一句,以动衬静,突出了宫廷的广阔与庄严。“银河初曙起宫鸦”则通过天象与宫廷生物的结合,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宏大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香烟、柳絮、雪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计时器和宫女报时的描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宫廷生活的细节。结尾的“词臣点缀瑶池事,底用秋风海上槎”则表达了宫廷文化的自足与高雅,无需外界的繁华来点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宫廷的独特魅力。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