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羌水:指羌族地区的河流。
- 浑:浑浊。
- 蜂解屯:比喻混乱的局势得到解决。
- 瑞至人:指带来吉祥的人。
- 率兽尊:率领野兽,尊崇自然。
- 参以陈:参与陈列,指参与祭祀或典礼。
- 仰天门:仰望天空之门,象征向上追求。
- 龙为鳞:龙身上的鳞片。
- 炳虎文:虎身上的斑纹鲜明。
- 髯悍狞:形容胡须浓密而凶猛的样子。
- 效伏驯:效仿驯服,指模仿驯服野兽的行为。
- 銮锵锵:銮铃的声音,形容车马行进时的响声。
- 驰道遵:沿着驰道前行。
- 帝乘虬:帝王乘坐龙。
- 相攀云:相互攀附云端,形容高远。
- 逝无留:离去不留痕迹。
- 返昆崙:返回昆仑山,神话中的仙山。
翻译
羌族地区的河水浑浊,混乱的局势得到了解决。带来吉祥的人,率领野兽,尊崇自然。参与祭祀或典礼,仰望天空之门。龙身上的鳞片,虎身上的斑纹鲜明。胡须浓密而凶猛的样子,模仿驯服野兽的行为。銮铃的声音,沿着驰道前行。帝王乘坐龙,相互攀附云端,高远无比。离去不留痕迹,返回神话中的昆仑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中“羌水浑,蜂解屯”以自然景象开篇,暗喻社会动荡的平息。随后,“瑞至人,率兽尊”等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天道的尊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 —— [ 元 ] 袁桷
- 《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 —— [ 元 ] 袁桷
- 《 怀伯生 》 —— [ 元 ] 袁桷
-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 —— [ 元 ] 袁桷
- 《 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四 》 —— [ 元 ] 袁桷
-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 其六 》 —— [ 元 ] 袁桷
- 《 忆昔三首 其三 》 —— [ 元 ] 袁桷
- 《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