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对荒台老树,云物淡,水容清。更犀尘玄谈,疏髯长啸,此地逢迎。幽并故多俊杰,看赋诗、鞍马气纵横。昼拥金狨傍柳,夜呼银甲弹筝。
齐奴锦去绿芜生。歌院锁虫鸣。问斜日秋光,猩红睡魄,知为谁醒。盈盈倚墙弄色,更无言、向客最含情。折赠何人云鬓,今宵肠断西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犀尘玄谈:指高深的谈论。犀尘,指犀牛角制成的拂尘,象征高雅;玄谈,指深奥的谈论。
- 疏髯长啸:疏髯,稀疏的胡须;长啸,放声高歌。
- 幽并:古代地名,指幽州和并州,这里泛指北方。
- 金狨:金色的狨猴,这里可能指华贵的坐骑或装饰。
- 银甲弹筝:银甲,银色的指甲套,用于保护指甲;弹筝,弹奏古筝。
- 齐奴锦:齐奴,指齐国的奴隶;锦,华美的织物。这里可能指华丽的衣饰。
- 绿芜生:绿芜,绿色的杂草;生,生长。
- 猩红睡魄:猩红,鲜红色;睡魄,指沉睡中的灵魂或精神。
- 盈盈: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肠断西泠:肠断,形容极度悲伤;西泠,地名,在今杭州西湖附近。
翻译
面对荒废的台阁和古老树木,云彩淡淡,水面清澈。在这里,高深的谈论和稀疏胡须的长啸相遇,此地充满了欢聚的气氛。北方自古多才俊,看着他们赋诗,骑马纵横,气势磅礴。白天骑着金色的狨猴在柳树旁,夜晚则用银色的指甲套弹奏古筝。
华丽的衣饰被绿色的杂草所覆盖,歌院中只有虫鸣声。询问斜阳下的秋光,那鲜红的睡意,不知为谁而醒。女子姿态美好地倚墙而立,更无言语,却向客人最含情。折下赠予谁的云鬓,今宵在西泠之地,令人心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荒台、老树、云物、水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诗中“犀尘玄谈”、“疏髯长啸”等词句,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谈阔论和豪放不羁。后文通过对“齐奴锦”、“绿芜生”等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繁华的消逝。结尾处“盈盈倚墙弄色”与“肠断西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元代词人袁易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袁易的其他作品
- 《 满庭芳 》 —— [ 元 ] 袁易
- 《 灵岩山 》 —— [ 元 ] 袁易
- 《 郊居寓目随事辄题四首 》 —— [ 元 ] 袁易
- 《 湖上即事多怀月心之辞 》 —— [ 元 ] 袁易
- 《 声声慢 · 寿张仲实 》 —— [ 元 ] 袁易
- 《 郊居寓目随事辄题四首 》 —— [ 元 ] 袁易
- 《 寄吴中诸友六首钱德钧 》 —— [ 元 ] 袁易
- 《 游苏子美沧浪故园 》 —— [ 元 ] 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