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海月送彭君教授九江

江月照人近,海月涵太清。 大地积微尘,何能翳其明。 溯光俪阳耀,阴魄独含精。 况尔朝夕驰,呼吸成虚盈。 持兹烛玄造,万类无遁情。 彭君忽起揖,子以知言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月:指海上的月亮。
  • 涵太清:涵,包含;太清,天空。
  • 积微尘:积,积累;微尘,细小的尘埃。
  • :遮蔽。
  • 溯光:追溯光芒。
  • 俪阳耀:俪,并列;阳耀,阳光。
  • 阴魄:指月亮的阴暗部分。
  • 独含精:独自蕴含精华。
  • 朝夕驰:朝夕,早晚;驰,奔跑。
  • 呼吸成虚盈:呼吸之间,象征着生命的起伏变化。
  • 烛玄造:烛,照亮;玄造,深奥的创造。
  • 万类无遁情:万类,万物;遁情,隐藏的情感。
  • 彭君:人名,诗中的彭君。
  • 子以知言名:子,你;知言,懂得言辞;名,闻名。

翻译

江上的月亮照人显得亲近,海上的月亮则包含着广阔的天空。大地积累了无数细小的尘埃,又怎能遮蔽它的光明。追溯那光芒,与阳光并列,月亮的阴暗部分独自蕴含着精华。况且你早晚都在奔波,生命的起伏变化如同呼吸一般。用这样的光芒照亮深奥的创造,万物都无法隐藏其真实的情感。彭君突然起身向我作揖,你因为懂得言辞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月与海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光明与精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大地积微尘”、“阴魄独含精”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命哲理的探索。最后,诗人通过与彭君的对话,展现了自己对言辞之美的理解和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