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功名果何为,轻重天下士。 得之入云霄,不得堕泥滓。 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 荣辱既由人,富贵非在己。 胡为竟迷途,白首忧不止。 纵有盖世勋,仅遗一纸史。 往者尚如斯,后来亦徒尔。 乃知巢许流,高蹈良有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功名:指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和名声。
  • 云霄: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泥滓:比喻低下的地位或境遇。
  • 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师、太傅、太保,是朝廷中的最高官员。
  • 匹夫:普通百姓。
  • 荣辱:荣誉和耻辱。
  • 巢许:指巢父和许由,两人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高洁著称。
  • 高蹈:指隐居或超脱世俗。

翻译

功名究竟是什么,它对天下士人来说意义重大。得到它就能飞黄腾达,得不到则可能陷入困境。在朝廷中位列三公,与普通百姓不可同日而语。荣誉和耻辱都是由人决定的,富贵也不完全取决于自己。为何人们总是迷失方向,即使年老也不停止忧虑。即使有盖世的功勋,最终也只能留下一纸记载。过去的人尚且如此,后来的人也不过是徒劳。因此,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高士选择隐居,确实有其道理。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功名对人的影响及其虚无性。诗人通过对比得与失、荣与辱、富贵与贫穷,揭示了功名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诗中“朝列三公行,莫与匹夫比”一句,尖锐地指出了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而“纵有盖世勋,仅遗一纸史”则表达了功名的短暂和历史的冷漠。最后,诗人以巢父和许由的高蹈隐居为例,暗示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智慧选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贡师泰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