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候台

· 袁桷
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 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 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 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 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 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 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蜿蜒(wān yán):形容弯曲延伸的样子。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明良:明君和贤臣。
  • (tuó):斜坡。
  • 睥睨(pì nì):斜视,形容傲慢或审视的样子。
  • 羲娥:指太阳和月亮,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日神,娥是月神。
  • 荡摩:摩擦,此处形容飞鸟与铁竿的接触。
  • 缅思:深思。
  • 跋履:行走。
  • :古代的一种乐器,多用于军中。
  • 戴斗:指北斗星。

翻译

蜿蜒的西龙冈上,绿草如波,在晴朗的天空下摇曳。旁边有一对玉井,石角显得格外高峻。明君和贤臣辅佐神运,目光所及,尽是斜坡。层层围墙雄伟地傲视四周,宝构建筑与日月同辉。高耸的铁竿昂首挺立,飞鸟在其间摩擦着光芒。土屋上粘着蜜房,锦窠被文毡围绕。深思皇朝的远大谋划,默默地停下松林中的戈矛。并非为了清暑而游,而是跋涉劳顿,鸣珂声声。傍晚时分,阴森的景色渐渐暗淡,寒沙中聚集着群驼。悲凉的笳声中,月亮初升,仰望北斗星映照着天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通过“蜿蜒”、“嵯峨”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地形的险峻。诗中“明良佐神运”一句,既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后文通过“缅思皇猷远”等句,抒发了对国家大计的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