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苇:白色的芦苇。
- 萧疏:稀疏,稀少。
- 野火:荒野中的自然火灾。
- 流民:因战乱、灾荒等原因流离失所的民众。
- 草舍:简陋的茅草屋。
- 星分:分散如星辰。
- 沙田:沙质土壤的田地。
- 土瘦:土地贫瘠。
- 宁死:宁愿死去。
- 江头:江边。
- 不作军:不愿成为军人。
翻译
白色的芦苇稀疏地生长,野火焚烧着荒野,流离失所的民众在草舍中各自分散如星辰。沙质土壤的田地新近耕作,土地贫瘠,他们宁愿死在江边,也不愿成为军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时期京口(今江苏镇江)江边的荒凉景象,以及流民的悲惨生活。诗中“白苇萧疏野火焚”一句,以荒凉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映衬出流民的无奈与凄凉。“沙田土瘦新耕得,宁死江头不作军”则深刻反映了流民对生活的绝望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流民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乱社会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