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效后村体:模仿后村体的诗。后村体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诗体风格。
- 十载:十年。
- 村居:在乡村居住。
- 养恬:修养恬淡寡欲的心性。
- 习气:长期形成的习惯或习性。
- 课僮:教导仆人。
- 薙草:割草。薙(tì)。
- 移梅:移植梅花。
- 不分:不辨,不明白。
- 乌鸦啼锦树:乌鸦在美丽的树上啼叫。
- 绝怜:非常喜爱。
- 紫燕傍茅檐:紫燕(一种燕子)靠近茅草屋檐。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凶穰:丰收或歉收。穰(ráng)。
- 豫占:预先占卜。
翻译
十年来我在乡村居住,学习修养恬淡的心性,但仍未完全摆脱一些习惯,有时会被人嫌弃。我教导仆人割草,心中感到愉快,也帮助仆人移植梅花,体力尚能支撑。我不明白为什么乌鸦会在美丽的树上啼叫,但我非常喜爱紫燕靠近茅草屋檐的景象。在路上偶遇乡村的老人,他好奇地问我新的一年是丰收还是歉收,我无法预知,只能闲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足,通过日常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诗中“十载村居学养恬”一句,即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决心和实践。后文通过对割草、移梅等具体活动的描述,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结尾处与野老的对话,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淡然态度,无论丰收与否,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