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次万山韵

瓜果中庭漏点深,露花零乱满琪林。 曝书偶忘今朝是,乞巧欣逢此夕临。 云驭瑶池灵剡剡,星梁银汉影沈沈。 人间天上同欣乐,只有悲蛩语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瓜果中庭:庭院中摆放着瓜果。
  • 漏点深:指夜已深,古代用漏壶计时。
  • 露花零乱:露水凝结在花上,显得零乱。
  • 琪林:美丽的树林。
  • 曝书:晒书,古代习俗,七夕晒书以防虫蛀。
  • 乞巧:七夕节女子向织女祈求巧艺的习俗。
  • 云驭瑶池:指仙女驾驭云彩前往瑶池。
  • 灵剡剡(yǎn yǎn):形容光芒闪烁。
  • 星梁银汉:银河,也称为天河。
  • 影沈沈:形容银河的影子深沉。
  • 人间天上:指人间和天界。
  • 悲蛩:悲伤的蟋蟀。
  • 语不禁:无法停止鸣叫。

翻译

庭院中摆放着瓜果,夜已深沉,露水凝结在零乱的花朵上,遍布美丽的树林。 偶然忘记了今天是晒书的日子,却欣喜地迎来了乞巧的夜晚。 仙女驾驭云彩前往瑶池,光芒闪烁,银河的影子在天空中显得深沉。 人间和天界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只有悲伤的蟋蟀无法停止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象,通过瓜果、露花、琪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曝书”与“乞巧”两个习俗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到来。后两句以“云驭瑶池”和“星梁银汉”描绘了天界的壮丽,与人间共通的欢乐情感形成对比,而“悲蛩”的鸣叫则为这欢乐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