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遗叟以所作中秋重九二诗见示诸公和之已多勉强效颦二首

高碾长空玉一轮,娟娟零露洗浮尘。 良宵又值中秋节,老我堪怜百岁身。 对酒漫忘谁是主,赋诗那有语惊人。 据床谈咏还多兴,沈浸清光景思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山遗叟:指隐居在万山中的老者。
  • 见示:给人看,让人知道。
  • 诸公和之已多:许多人都已经和诗回应。
  • 勉强效颦:模仿别人的样子,这里指模仿写诗。
  • 高碾长空玉一轮:形容月亮高悬天空,像玉盘一样圆。
  • 娟娟零露:细小的露珠。
  • 浮尘:飘浮的尘埃。
  • 又值:又到了。
  • 堪怜:值得怜悯。
  • 百岁身:指年老的身体。
  • 对酒:饮酒时。
  • 漫忘:随意忘记。
  • 谁是主:谁是主人,这里指诗的主旨或主题。
  • 赋诗:写诗。
  • 那有:哪里有。
  • 语惊人:惊人的话语。
  • 据床:坐在床上。
  • 谈咏:谈论和吟咏。
  • 还多兴:还有很多兴致。
  • 沈浸:沉浸。
  • 清光:月光。
  • 景思新:景色和思绪都显得新鲜。

翻译

万山中的老者给我看了他写的中秋和重阳两首诗,许多人都已经和诗回应,我勉强模仿着写了两首。

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像玉盘一样圆,细小的露珠洗净了飘浮的尘埃。美好的夜晚又到了中秋节,可怜我这百岁之身。饮酒时随意忘记谁是主人,写诗时哪里有惊人的话语。坐在床上谈论和吟咏,还有很多兴致,沉浸在月光中,景色和思绪都显得新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景象,通过月亮的形象和露水的清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老我堪怜百岁身”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但“据床谈咏还多兴”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