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飞翼西北来,遗我书赫蹄。
中有陈情词,复怜双雏啼。
野旷川无梁,积荒气候凄。
鸡鸣葡萄根,虎啸苜蓿畦。
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
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翼:指传递书信的使者或信鸽。
- 赫蹄:古代用来书写的红色丝织品。
- 双雏啼:指幼鸟的啼叫,比喻幼小的孩子。
- 川无梁:河流上没有桥梁。
- 积荒:长期荒凉。
- 斗戴:形容天空低垂,仿佛可以用斗笠覆盖。
- 顿辔:停下马缰,指停止前进。
翻译
从西北方向飞来的使者,给我带来了一封写在红色丝织品上的信。信中陈述了陈情之词,还提到了两只幼鸟的啼叫,令人心生怜悯。野外广阔,河流上没有桥梁,长期的荒凉使得气候显得凄凉。在鸡鸣声中,葡萄藤根旁,老虎在苜蓿田里咆哮。清霜覆盖在白色的裘皮上,天空低垂,仿佛可以用斗笠覆盖。停下马缰,无法继续前行,雪山的西面就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来信的情景,通过信中的内容和周围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飞翼”、“赫蹄”、“双雏啼”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同时,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如“川无梁”、“积荒气候凄”,加深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感。最后,“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一句,既表现了旅途的困难,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奈和困境。